| 标题 | 王昌龄《青楼曲二首》原文及翻译注释_诗意解释 | 
| 释义 | 
    
  古诗词经过时间沉淀、岁月更迭,愈发让诗意更加的浓厚,下面为大家整理了王昌龄《青楼曲二首》原文及翻译注释,让我们一起来领略诗词的魅力与情感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![]() 《青楼曲二首》原文 
	《青楼曲二首》 
王昌龄 白马金鞍从武皇,旌旗十万宿长杨。 楼头小妇鸣筝坐,遥见飞尘入建章。 驰道杨花满御沟,红妆缦绾上青楼。 金章紫绶千馀骑,夫婿朝回初拜侯。 《青楼曲二首》译文 
	  将军乘坐佩饰金鞍的白马随皇帝出征,十万军士在长杨宫宿下。 
	  楼上窗边的少妇弹奏着筝曲,远望着队伍的尘土进入建章宫。 
	  大军从驰道回来,把满路杨花都吹散到御沟里,盛装打扮的女子登上高楼。 
	  迎接夫君带着千余兵马,征战胜利归来,拜官赐爵。 
《青楼曲二首》的注释 
	  鞍(ān):套在骡马背上便于骑坐的东西。 
	  武皇:汉武帝刘彻,指代英武过人的君主,即唐玄宗。 
	  旌旗(jīng qí):旗帜,这里借指军士。 
	  长杨:长杨宫的省称,西汉皇家射猎、校武的大苑子。 
	  鸣筝:弹奏筝曲。 
	  飞尘:飞扬的尘土。 
	  建章:建章宫的省称。汉武帝所建造,在西汉都城长安的近郊。 
	  驰道:古代供君王行驶车马的道路。泛指供车马驰行的大道。 
	  御沟:流经皇宫的河道。 
	  红妆漫绾(wǎn):形容女子盛装打扮的样子。绾,盘绕起来打结。 
	  金章紫绶:紫色印绶和金印,古丞相所用。后用以代指高官显爵。 
	  骑(jì):一人一马称为一骑。 
	  拜侯:授予爵位。拜,授官。侯,侯爵。 
作者简介 王昌龄 (698— 756),字少伯,河东晋阳(今山西太原)人。盛唐著名边塞诗人,后人誉为“七绝圣手”。早年贫贱,困于农耕,而立之年,始中进士。初任秘书省校书郎,又中博学宏辞,授汜水尉,因事贬岭南。与李白、高适、王维、王之涣、岑参等交厚。开元末返长安,改授江宁丞。被谤谪龙标尉。安史乱起,为刺史闾丘晓所杀。其诗以七绝见长,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,有“诗家夫子王江宁”之誉(亦有“诗家天子王江宁”的说法)。 更多古诗词的原文及译文: 1、“孟浩然《春中喜王九相寻》”的原文翻译 2、“刘禹锡《和乐天春词》”的原文翻译 3、“白居易《钱塘湖春行》”的原文翻译 4、“韦应物《立夏日忆京师诸弟》”的原文翻译 5、“杨万里《夏日绝句》”的原文翻译  | 
	
| 随便看 | 
		
  | 
	
学习方法在线学习网是一个免费的在线学习平台,在这里你将学到如何改进学习方法、提高学习力、如何高效学习。唯有学习方法,才能让你真正提高学习效率,成为学习的主人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