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诗词经过时间沉淀、岁月更迭,愈发让诗意更加的浓厚,下面为大家整理了王勃《重别薛华》原文及翻译注释,让我们一起来领略诗词的魅力与情感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 
 
 
  《重别薛华》原文 
 
	《重别薛华》 
	 
	王勃 
	 
	明月沉珠浦,秋风濯锦川。 
	楼台临绝岸,洲渚亘长天。 
	旅泊成千里,栖遑共百年。 
	穷途唯有泪,还望独潸然。 
 
  《重别薛华》译文 
 
	  明月照在冒珍珠似的水泡的江水上,秋风洗刷着能把锦缎洗得更好看的锦江。 
	  
	  这分别的地方,有楼台,紧靠着又高又陡的江岸;有洲诸,很长很长,长得要跟远天连起来。 
	  
	  旅途飘泊,现在要以千里计数了;而凄凄惶惶的情景,看来要陪伴我一辈子了。 
	  
	  眼前的穷途末路,只能叫我眼泪洗面;回头看看我走过的里程,也只能叫我潸然出涕。 
 
  《重别薛华》的注释 
 
	  沉珠浦:河岸的美称。浦,江岸。 
	  
	  濯(zhuó)锦川:即锦江。岷江分支之一,在今四川成都平原,传说蜀人织锦濯其中则锦色鲜艳,濯于他水,则锦色暗淡,故称。 
	  
	  绝岸:陡峭的江岸。洲渚(zhǔ):水中小块的陆地。 
	  
	  亘(gèn):绵延。 
	  
	  长天:辽阔的天空。 
	  
	  旅泊:飘泊。旅,一作“飘”。 
	  
	  栖遑(xī huáng):同“栖皇”,奔波不定,神情不安。遑,一作“迟”。 
	  
	  潸(shān)然:流泪。 
 
  简短诗意赏析 
 
  诗中先写景,后抒情。景色晦暗阴凉、险峻辽远,情思惶怨绸缪、凄惊悲苦。情景融合,将彷徨凄苦和盘托出,平白而深切。 
 
  作者简介 
 
  王勃(649或650~676或675年),唐代诗人。汉族,字子安。绛州龙门(今山西河津)人。王勃与杨炯、卢照邻、骆宾王齐名,世称“初唐四杰”,其中王勃是“初唐四杰”之首。唐高宗上元三年(676年)八月,自交趾探望父亲返回时,不幸渡海溺水,惊悸而死。王勃在诗歌体裁上擅长五律和五绝,代表作品有《送杜少府之任蜀州》等;主要文学成就是骈文,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,堪称一时之最,代表作品有《滕王阁序》等。 
 
  更多古诗词的原文及译文: 
 
  1、“陆游《雪夜感旧》”的原文翻译 
  2、“陈与义《以事走郊外示友》”的原文翻译 
  3、“李贺《长平箭头歌》”的原文翻译 
  4、“鱼玄机《暮春有感寄友人》”的原文翻译 
  5、“欧阳修《玉楼春·洛阳正值芳菲节》”的原文翻译 
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