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诗词经过时间沉淀、岁月更迭,愈发让诗意更加的浓厚,下面为大家整理了杜甫《即事》原文及翻译注释,让我们一起来领略诗词的魅力与情感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 
 
 
  《即事》原文 
 
	《即事》 
	 
	杜甫 
	 
	暮春三月巫峡长,皛皛行云浮日光。 
	雷声忽送千峰雨,花气浑如百和香。 
	黄莺过水翻回去,燕子衔泥湿不妨。 
	飞阁卷帘图画里,虚无只少对潇湘。 
 
  《即事》译文 
 
	  巫峡的暮春三月似乎要比其他地方长一些,上空的白云随风疾行,映着日光,很是明亮。 
	  
	  突然传来雷声,马上就下起大雨,天地之间,高山群峰都笼罩在苍茫雨中,大雨骤聚骤散,清新的空气中马上充满了各种花香。 
	  
	  娇弱的黄莺遇到雷雨,惊恐翻回,栖止不定;而燕子就不同了,它冒雨劳作,迎风飞翔。 
	  
	  打开我窗前的卷帘,眼前就是一幅美丽的画卷,峡中的风景图画是壮丽的,山高水险,雷雨千峰,但还缺少潇湘洞庭的广阔浩茫。 
 
  《即事》的注释 
 
	  皛(xiǎo)皛:洁白明亮貌。 
	  
	  百和香:形容山野间花气的浓郁。 
	  
	  湿不妨:湿而不妨。 
	  
	  虚无:空旷平远。仇兆鳌《杜诗详注》:“空旷貌。” 
 
  作者简介 
 
  杜甫(712-770),字子美,自号少陵野老,世称“杜工部”、“杜少陵”等,汉族,河南府巩县(今河南省巩义市)人,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杜甫被世人尊为“诗圣”,其诗被称为“诗史”。杜甫与李白合称“李杜”,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“小李杜”区别开来,杜甫与李白又合称“大李杜”。他忧国忧民,人格高尚,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,诗艺精湛,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,影响深远。759-766年间曾居成都,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。 
 
  更多古诗词的原文及译文: 
 
  1、“陆游《雪夜感旧》”的原文翻译 
  2、“陈与义《以事走郊外示友》”的原文翻译 
  3、“李贺《长平箭头歌》”的原文翻译 
  4、“鱼玄机《暮春有感寄友人》”的原文翻译 
  5、“欧阳修《玉楼春·洛阳正值芳菲节》”的原文翻译 
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