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诗词经过时间沉淀、岁月更迭,愈发让诗意更加的浓厚,下面为大家整理了郑成功《出师讨满夷自瓜州至金陵》原文及翻译注释,让我们一起来领略诗词的魅力与情感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 
 
 
  《出师讨满夷自瓜州至金陵》原文 
 
	《出师讨满夷自瓜州至金陵》 
	 
	郑成功 
	 
	缟素临江誓灭胡,雄师十万气吞吴。 
	试看天堑投鞭渡,不信中原不姓朱! 
 
  《出师讨满夷自瓜州至金陵》译文 
 
	  穿着素缟制成的丧服的军队,面对大江起誓:定要消灭敌人。指挥雄兵十万,气吞万里东吴。 
	  
	  试看我丢下马鞭,长江天堑变成坦途,不信中原不能光复。 
 
  《出师讨满夷自瓜州至金陵》的注释 
 
	  讨:讨伐,征讨。满:指满清统治者。 
	  
	  瓜州:在今江苏省长江北岸,江都县南面。 
	  
	  金陵:今南京市。 
	  
	  缟(gǎo)素:素缟。指穿着素缟制成的丧服的军队。 
	  
	  灭胡:消灭敌人,这里指满清统治者。 
	  
	  雄师:英勇的军队。 
	  
	  天堑:天然的壕沟,这里指长江。《南史·孔范传》:“隋师将济江,群官请为防备,范奏曰:“长江天堑,古来限隔,虏军岂能飞渡。” 
	  
	  投鞭:郑用前秦符坚意,表示军士众多,声势浩大与必肚信念。《晋书·符坚载记》:“符坚曰:以吾之众,投鞭于江,足断其流。” 
 
  简短诗意赏析 
 
  这首诗首句写三军祭祀誓师的悲壮场面,次句用夸张手法极言起义军气势之盛,第三句借用典故来形容义军将士众多,声势浩大,突出军威之壮,末句表达了抗清的必胜信念。全诗一气呵成,语言激昂豪放,雄健有力,洋溢着英雄豪情。 
 
  作者简介 
 
  郑成功(1624—1662)福建南安人,初名森,字大木。郑芝龙子。唐王赐姓朱,改名成功,号“国姓爷”。南明隆武二年,阻父降清无效,移师南澳,继续抗清。永历帝立,封为延平郡王,招讨大将军。十三年与张煌言合兵,大举入长江,直抵南京,东南大震,旋为清兵所败,退还厦门。十五年(清顺治十八年)进兵台湾,驱逐荷兰侵略军,次年收复全台。不久病卒。 
 
  更多古诗词的原文及译文: 
 
  1、“辛弃疾《破阵子·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》”的原文翻译 
  2、“苏轼《江城子·密州出猎》”的原文翻译 
  3、“元好问《江城子·醉来长袖舞鸡鸣》”的原文翻译 
  4、“陈亮《念奴娇·登多景楼》”的原文翻译 
  5、“张昪《离亭燕·一带江山如画》”的原文翻译 
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