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诗词经过时间沉淀、岁月更迭,愈发让诗意更加的浓厚,下面为大家整理了李白《代秋情》原文及翻译注释,让我们一起来领略诗词的魅力与情感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 
 
 
  《代秋情》原文 
 
	《代秋情》 
	 
	李白 
	 
	几日相别离,门前生穞葵。 
	寒蝉聒梧桐,日夕长鸣悲。 
	白露湿萤火,清霜凌兔丝。 
	空掩紫罗袂,长啼无尽时。 
 
  《代秋情》译文 
 
	  分别才几天,门前就长满了野稻与冬苋菜。 
	  
	  秋蝉在梧桐树上不停聒噪,从日出叫到日落,声音凄凉。 
	  
	  秋天的露水把萤火虫打湿,严霜将兔丝草枯萎。 
	  
	  反正也没人看,不妨把紫色绣裳掩严实了,想你就哭,和着蝉声,从早哭到晚。 
 
  《代秋情》的注释 
 
	  穞:野生的稻谷,穞,自生稻也。 
	  
	  葵:冬苋菜,《广雅》:葵,菜也,尝倾叶向日,不令照其根。 
	  
	  寒蝉:蔡邕《月令章句》:寒蝉应阴而鸣,鸣则天凉,故谓之寒蝉也。 
	  
	  聒:聒噪、吵闹。 
	  
	  兔丝,蔓草也,多生荒野古道中,蔓延草木之上,有茎而无叶,细者如线,粗者如绳,黄色,子入地而生。初生有根,及缠物而上。其根自断,盖假气而生,亦一异也。 
	  
	  罗袂:丝罗的衣袖。亦指华丽的衣着。 
 
  简短诗意赏析 
 
  此诗作年不详。诗以拟代独处之思妇口吻写秋日思情,诗中描画秋日萧瑟景物以衬托伤感气氛,以景寓情,相思之深见于言外。另外此诗用自然景象极写别后的凄凉、寂寞与悲哀的心情。情景交融,十分完美。 
 
  作者简介 
 
  李白(701年-762年) ,字太白,号青莲居士,又号“谪仙人”,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,被后人誉为“诗仙”,与杜甫并称为“李杜”,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“小李杜”区别,杜甫与李白又合称“大李杜”。据《新唐书》记载,李白为兴圣皇帝(凉武昭王李暠)九世孙,与李唐诸王同宗。其人爽朗大方,爱饮酒作诗,喜交友。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,有《李太白集》传世,诗作中多为醉时写就,代表作有《望庐山瀑布》《行路难》《蜀道难》《将进酒》《早发白帝城》等。 
 
  更多古诗词的原文及译文: 
 
  1、“孟浩然《高阳池送朱二》”的原文翻译 
  2、“李商隐《送丰都李尉》”的原文翻译 
  3、“梅尧臣《送何遁山人归蜀》”的原文翻译 
  4、“张孝祥《念奴娇·风帆更起》”的原文翻译 
  5、“晏几道《南乡子·画鸭懒熏香》”的原文翻译 
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