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诗词经过时间沉淀、岁月更迭,愈发让诗意更加的浓厚,下面为大家整理了杨炎正《蝶恋花·别范南伯》原文及翻译注释,让我们一起来领略诗词的魅力与情感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 
 
 
  《蝶恋花·别范南伯》原文 
 
	《蝶恋花·别范南伯》 
	 
	杨炎正 
	 
	离恨做成春夜雨。添得春江,刬地东流去。弱柳系船都不住。为君愁绝听鸣橹。 
	君到南徐芳草渡。想得寻春,依旧当年路。后夜独怜回首处。乱山遮隔无重数。 
 
  《蝶恋花·别范南伯》译文 
 
	  无尽的离愁别恨化为无尽的春雨。使春江水涨,浩浩荡荡,一派东流去,尽管盛情挽留,但朋友还是不得不登船离去。耳听那越来越小的橹声,为你前程坎坷难卜担忧。 
	  
	  到了南徐州那芳草如茵的渡口。如果你想寻春,依旧是当年我们曾走过的那条路。悬想别后友人思我,回望之时,已是有无数乱山遮隔。 
 
  《蝶恋花·别范南伯》的注释 
 
	  刬地:依旧,还是。此处作“一派”讲。 
	  
	  鸣橹:指划船的橹摇动时所发出的声音。 
	  
	  南徐:州名。东晋时侨置徐州于京口,后曰南徐;即今江苏镇江市。 
 
  简短诗意赏析 
 
  此词的上片从夜雨话别写到春江水涨,登舟启程,表达了临别时的依依难舍之情;下片设想别后,彼此天各一方,被无重数的乱山遮隔,相见无由,抒发了对友人的深深怀念。此词融情入景,化故为新;幽畅婉曲,情思绵绵。 
 
  作者简介 
 
  杨炎正(1145—?)字济翁,庐陵(今江西吉安)人,杨万里之族弟。庆元二年(1196)年五十二始登第,受知于京镗,为宁县簿。六年,除架阁指挥,寻罢官。嘉定三年(1210)于大理司直任上以臣僚论劾,诏与在外差遣,知藤州。嘉定七年又被论罢,改知琼州,官至安抚使。杨炎正与辛弃疾交谊甚厚,多有酬唱。 
 
  更多古诗词的原文及译文: 
 
  1、“范成大《鄂州南楼》”的原文翻译 
  2、“文天祥《重阳》”的原文翻译 
  3、“赵长卿《临江仙·暮春》”的原文翻译 
  4、“王湾《次北固山下》”的原文翻译 
  5、“岑参《青门歌送东台张判官》”的原文翻译 
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