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诗词经过时间沉淀、岁月更迭,愈发让诗意更加的浓厚,下面为大家整理了汪元量《秋日酬王昭仪》原文及翻译注释,让我们一起来领略诗词的魅力与情感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 
 
 
  《秋日酬王昭仪》原文 
 
	《秋日酬王昭仪》 
	 
	汪元量 
	 
	愁到浓时酒自斟,挑灯看剑泪痕深。 
	黄金台愧少知己,碧玉调将空好音。 
	万叶秋风孤馆梦,一灯夜雨故乡心。 
	庭前昨夜梧桐雨,劲气萧萧入短襟。 
 
  《秋日酬王昭仪》译文 
 
	  忧愁到浓烈的时候拿酒来自斟,挑亮灯端祥宝剑不觉泪痕已深。 
	  
	  黄金台尚且羞愧缺少知己,碧玉歌即将自叹空有好音。 
	  
	  秋风里万叶飘摇孤馆的梦难成,夜雨中一盏昏灯唤取思乡的心。 
	  
	  昨夜里庭院前面的梧桐私语,那萧萧寒气吹入我短薄衣襟。 
 
  《秋日酬王昭仪》的注释 
 
	  黄金台:据《上谷郡图经》,黄金台在今河北易县东南十八里,燕昭王置千金于其上,以延天下士,遂以为名。隗:鲍本《水云集》作“愧”。 
	  
	  碧玉:碧玉,汝南王妾名。”湘:鲍本《水云集》作“将”。 
	  
	  劲气:寒气。 
 
  简短诗意赏析 
 
  首联以无声之场景写愁绪;颔联陈述作者同王昭仪在元大都的孤寂处境和悲怆情怀;颈联先写秋风中颤抖的“万叶”,衬托别梦不成,再用孤灯夜雨衬托归思难禁自然,表达对宋室的追念;尾联由抒情转入写景,用梧桐雨、劲气构成凄切悲凉的意境。全诗共五十六个字,多撷前人语词入诗,却能一如己出,凄切悲凉不稍减,含蕴丰富,有历史纵深感。 
 
  作者简介 
 
  汪元量(1241~1317年后)南宋末诗人、词人、宫廷琴师。字大有,号水云,亦自号水云子、楚狂、江南倦客,钱塘(今浙江杭州)人。琳第三子。度宗时以善琴供奉宫掖。恭宗德祐二年(1276)临安陷,随三宫入燕。尝谒文天祥于狱中。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(1288)出家为道士,获南归,次年抵钱塘。后往来江西、湖北、四川等地,终老湖山。诗多纪国亡前后事,时人比之杜甫,有“诗史”之目,有《水云集》、《湖山类稿》。 
 
  更多古诗词的原文及译文: 
 
  1、“王建《塞上逢故人》”的原文翻译 
  2、“吴文英《诉衷情·秋情》”的原文翻译 
  3、“白居易《望月有感》”的原文翻译 
  4、“张继《枫桥夜泊》”的原文翻译 
  5、“范仲淹《渔家傲·秋思》”的原文翻译 
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