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标题 | 李白《古风五十九首·其十四》原文及翻译注释_诗意解释 | 
| 释义 | 
    
  古诗词经过时间沉淀、岁月更迭,愈发让诗意更加的浓厚,下面为大家整理了李白《古风五十九首·其十四》原文及翻译注释,让我们一起来领略诗词的魅力与情感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![]() 《古风五十九首·其十四》原文 
	《古风五十九首·其十四》 
李白 胡关饶风沙,萧索竟终古。 木落秋草黄,登高望戎虏。 荒城空大漠,边邑无遗堵。 白骨横千霜,嵯峨蔽榛莽。 借问谁凌虐,天骄毒威武。 赫怒我圣皇,劳师事鼙鼓。 阳和变杀气,发卒骚中土。 三十六万人,哀哀泪如雨。 且悲就行役,安得营农圃。 不见征戍儿,岂知关山苦。 李牧今不在,边人饲豺虎。 《古风五十九首·其十四》译文 
	  胡地向来以多风沙著称,自古以来都是荒芜之地。 
	  在霜凋木叶秋草已黄的时候,登高远望,以防胡人的进犯。 
	  只见大漠里边城空荒残破,邑无遗堵。 
	  皑皑的白骨堆集如山,被丛生的荆棘掩遮着。 
	  借问这是谁如此暴虐无道?原来是胡人下此毒手。 
	  我圣皇赫然大怒,决定派大军前去征讨。 
	  顿时间阳和变为杀气,征发士卒嚎声一片骚扰不安。 
	  三十六万士卒被征入伍,哭声动天,泪如雨降。 
	  大量的劳力都去行军打仗,还有谁在家种田? 
	  君不见征戍的战士的悲惨处境,岂能知守卫关山的艰苦? 
	  可惜当今没有像李牧这样的守边良将,使得边塞的军民都为豺虎般的胡兵所斩杀蹂躏。 
《古风五十九首·其十四》的注释 
	  饶:多。 
	  终古:往昔,自古以来。 
	  戎虏:古时对西方或北方少数民族的蔑称。 
	  嵯峨:高峻的样子。 
	  榛莽:草木丛生。 
	  鼙鼓:古代军中使用的战鼓。 
	  征戍:远行屯守边疆。 
	  岂知关山苦:一本此下有四句:争锋徒死节。秉钺皆庸竖。战士死蒿莱。将军获圭组。 
	  李牧:战国时期的赵国名将、军事家,与白起、王翦、廉颇并称“战国四大名将”。他先是在赵国北部边境,抗击匈奴;后以抵御秦国为主,因在宜安之战重创秦军,得到武安君的封号。 
作者简介 李白(701年-762年) ,字太白,号青莲居士,又号“谪仙人”,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,被后人誉为“诗仙”,与杜甫并称为“李杜”,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“小李杜”区别,杜甫与李白又合称“大李杜”。据《新唐书》记载,李白为兴圣皇帝(凉武昭王李暠)九世孙,与李唐诸王同宗。其人爽朗大方,爱饮酒作诗,喜交友。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,有《李太白集》传世,诗作中多为醉时写就,代表作有《望庐山瀑布》《行路难》《蜀道难》《将进酒》《早发白帝城》等。 更多古诗词的原文及译文: 1、“张孝祥《鹧鸪天·上元启醮》”的原文翻译 2、“刘长卿《登馀干古县城》”的原文翻译 3、“杜荀鹤《田翁》”的原文翻译 4、“李贺《伤心行》”的原文翻译 5、“柳宗元《读书》”的原文翻译  | 
	
| 随便看 | 
		
  | 
	
学习方法在线学习网是一个免费的在线学习平台,在这里你将学到如何改进学习方法、提高学习力、如何高效学习。唯有学习方法,才能让你真正提高学习效率,成为学习的主人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