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标题 | 陆机《赴洛道中作二首·其二》原文及翻译注释_诗意解释 | 
| 释义 | 
    
  古诗词经过时间沉淀、岁月更迭,愈发让诗意更加的浓厚,下面为大家整理了陆机《赴洛道中作二首·其二》原文及翻译注释,让我们一起来领略诗词的魅力与情感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![]() 《赴洛道中作二首·其二》原文 
	《赴洛道中作二首·其二》 
陆机 远游越山川,山川修且广。 振策陟崇丘,安辔遵平莽。 夕息抱影寐,朝徂衔思往。 顿辔倚嵩岩,侧听悲风响。 清露坠素辉,明月一何朗。 抚枕不能寐,振衣独长想。 《赴洛道中作二首·其二》译文 
	  离家远游过山川,山山水水长又宽。 
	  挥鞭策马登峻岭,提缰徐行过平原。 
	  夜宿形影自相伴,晨起含悲又向前。 
	  收缰驻马悬崖下,侧耳倾听悲风响。 
	  露珠坠下闪清辉,明月皎皎多晴朗。 
	  抚几久久不能寐,披衣独自心怅惘。 
《赴洛道中作二首·其二》的注释 
	  修:长。 
	  振策:挥动马鞭。 
	  陟(zhì):登上。 
	  崇丘:高丘、高山。 
	  安辔:按辔,谓扣紧马缰使马缓行或停止。 
	  遵:沿着。 
	  平莽:平坦广阔的草原。 
	  夕:傍晚。 
	  抱影:守着影子。 
	  寐:入睡。 
	  徂(cú):往,行走。 
	  衔思:心怀思绪。 
	  顿辔:拉住马缰使马停下。 
	  倚:斜靠。 
	  嵩岩:即指岩石。嵩,泛指高山。 
	  清露:洁净的露水。 
	  素辉:白色的亮光。 
	  一何:多么。 
	  朗:明亮。 
	  振衣:振衣去尘,即指披衣而起。 
简短诗意赏析 这首诗仍然是写陆机赴洛阳途中所见的景物和自己的心情。但是写法略有不同。全诗借景抒情,曲折委婉,语句精炼而流畅,格调清丽凄清,形象鲜明,意蕴深远,悲楚动人,富有韵味。 作者简介 陆机(261-303),字士衡,吴郡吴县(今江苏苏州)人,西晋文学家、书法家,孙吴丞相陆逊之孙、大司马陆抗之子,与其弟陆云合称“二陆”。孙吴灭亡后出仕晋朝司马氏政权,曾历任平原内史、祭酒、著作郎等职,世称“陆平原”。后死于“八王之乱”,被夷三族。他“少有奇才,文章冠世”(《晋书·陆机传》),与弟陆云俱为中国西晋时期著名文学家,被誉为“太康之英”。陆机还是一位杰出的书法家,他的《平复帖》是中古代存世最早的名人书法真迹。 更多古诗词的原文及译文: 1、“白居易《夜泊旅望》”的原文翻译 2、“柳宗元《登柳州峨山》”的原文翻译 3、“周邦彦《浣溪沙·楼上晴天碧四垂》”的原文翻译 4、“柳永《蝶恋花·凤栖梧》”的原文翻译 5、“杜荀鹤《闽中秋思》”的原文翻译  | 
	
| 随便看 | 
		
  | 
	
学习方法在线学习网是一个免费的在线学习平台,在这里你将学到如何改进学习方法、提高学习力、如何高效学习。唯有学习方法,才能让你真正提高学习效率,成为学习的主人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