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诗词经过时间沉淀、岁月更迭,愈发让诗意更加的浓厚,下面为大家整理了宋恭宗《在燕京作》原文及翻译注释,让我们一起来领略诗词的魅力与情感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 
 
 
  《在燕京作》原文 
 
	《在燕京作》 
	 
	宋恭宗 
	 
	寄语林和靖,梅花几度开。 
	黄金台下客,应是不归来。 
 
  《在燕京作》译文 
 
	  想要问一问西湖岸边的隐士,自我离别后梅花已经开了几次了呢? 
	  
	  我这黄金台下的异乡之客,怕是再也不能够返回故家。 
 
  《在燕京作》的注释 
 
	  在燕京作:原诗见于陶宗仪《南村辍耕录》,标题为《宋诗纪事》所加。燕京,大都。 
	  
	  林和靖:即林逋,北宋著名诗人,隐居西湖,在孤山种梅甚多。 
	  
	  黄金台:古台名。又称金台、燕台。故址在今河北省定兴县高里乡北章村台上。相传战国·燕昭王筑,置千金于台上,延请天下贤士,故名。此处代指燕京。 
 
  简短诗意赏析 
 
  这首诗前二句写出对故国山川风物的深深眷念,后二句对身为降王客居燕地不得返回故乡的悲剧命运,寄无限哀感。 
 
  作者简介 
 
  宋恭宗赵?(一二七一~一三二三),度宗子。咸淳九年(一二七三)封嘉国公。十年即位,谢太后临朝称诏,建元德祐。二年(一二七六),元兵入临安,与三宫同被虏入燕,降瀛国公。元世祖至元十八年(一二八一)徙上都(《元史》卷一二《世祖本纪》九)。二十五年,学佛于吐蕃(同上书卷一五《世祖本纪》一二),僧名合尊。英宗至治三年赐死于河西,年五十三。事见《宋史》卷四七《瀛国公本纪》、《佛祖历代通载》卷二二。今录诗二首。 
 
  更多古诗词的原文及译文: 
 
  1、“欧阳修《玉楼春·去时梅萼初凝粉》”的原文翻译 
  2、“辛弃疾《念奴娇·洞庭春晚》”的原文翻译 
  3、“李清照《醉花阴·薄雾浓云愁永昼》”的原文翻译 
  4、“王昌龄《从军行七首》”的原文翻译 
  5、“毛泽东《虞美人·枕上》”的原文翻译 
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