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标题 | 阮瑀《驾出北郭门行》原文及翻译注释_诗意解释 | 
| 释义 | 
    
  古诗词经过时间沉淀、岁月更迭,愈发让诗意更加的浓厚,下面为大家整理了阮瑀《驾出北郭门行》原文及翻译注释,让我们一起来领略诗词的魅力与情感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![]() 《驾出北郭门行》原文 
	《驾出北郭门行》 
阮瑀 驾出北郭门,马樊不肯驰。 下车步踟蹰,仰折枯杨枝。 顾闻丘林中,噭噭有悲啼。 借问啼者出,何为乃如斯? 亲母舍我殁,后母憎孤儿。 饥寒无衣食,举动鞭捶施。 骨消肌肉尽,体若枯树皮。 藏我空室中,父还不能知。 上冢察故处,存亡永别离。 亲母何可见,泪下声正嘶。 弃我于此间,穷厄岂有赀? 传告后代人,以此为明规。 《驾出北郭门行》译文 
	  我乘车驶出城的北门,马儿止步不愿前行。 
	  我走下车来慢慢地行,抬手折下枯杨枝。 
	  回头听见丘林中,噭噭啼哭有悲声。 
	  向人打听时啼哭的人走出丘林,我问他为何哭的这样伤心。 
	  他说“亲生母亲离开我死去了,后母又恨我这孤儿。 
	  又饥又寒无衣无食,动不动就鞭打我。 
	  骨瘦无肌肉,身子像枯树皮。 
	  把我关在空屋里,父亲还不能知道。 
	  我上坟地来看看母亲的坟墓,活着的和死去的永远分离了。 
	  母亲怎么能看见我,我眼泪双流哭声嘶哑。 
	  如今我被抛弃在这人世间,穷苦哪有止境?” 
	  我记下这件事来传给后代人,要从这件事中深深地吸取教训。 
《驾出北郭门行》的注释 
	  驾出北郭门行:《初学记》作乐府诗;在《乐府诗集》里属“杂曲歌辞”,是作者拟乐府自创新题诗,继承了汉乐府民歌反映社会现实的优良传统。驾:把车套在马身上。 
	  郭:外城,古代在城的外围加筑的一道城墙。 
	  樊(fán):《初学记》作“行”,本指关鸟兽的笼子,转为止而不前。 
	  驰:车马疾行。 
	  步踟(chí)蹰(chú):《初学记》作“少踟蹰”。步,行走。跨出一步为跬,再跨出一足为步。踟蹰,徘徊不进;犹豫。 
	  仰:抬头,脸向上,与“俯”相对。 
	  枯杨: 《初学记》作“杨柳”。枯,枯槁,草木失去水分或失去生机。 
	  顾:回首,回视。闻:听见。 
	  丘:因地势而自然形成的土山。 
	  噭(jiào)噭:悲哭声。 
	  啼:放声哭。 
	  借问:询问。 
	  斯:此,这。 
	  殁(mò):死亡。 
	  憎:恨,厌恶。孤:无父之称。 
	  饥:饥饿,吃不饱。 
	  寒:冷。 
	  衣:服装的通称,含上衣下裳而言。王筠《说文句读·衣部》:“衣,析言之则分衣裳,浑言之则曰衣。” 
	  食:饭食。 
	  举:行动。 
	  鞭:占代一种竹制刑具。 
	  捶:通“棰”,棒击。 
	  “骨消”两句:形容很瘦弱。 
	  室:房屋,住宅。 
	  冢(zhǒng):隆起的坟墓。 
	  嘶:声音沙哑。 
	  穷:困厄,不得志。 
	  厄:困苦,灾难。 
	  赀:计算物品的价格或数量。 
	  规:典范。 
简短诗意赏析 这首诗主要借作者与孤儿的问答,描写孤儿受后母虐待的悲惨遭遇,揭露了封建宗法制度下后母折磨孤儿的家庭矛盾,表现了作者对这一社会问题的关心,和对于受害者的无限同情。 作者简介 阮瑀(约165—212)东汉末陈留尉氏人,字元瑜。少师从蔡邕。汉献帝建安中,曹操以为司空军谋祭酒、管记室。好文学,尤善章表书记,为建安七子之一。官至仓曹掾属。后人辑有《阮元瑜集》。 更多古诗词的原文及译文: 1、“李商隐《无题》”的原文翻译 2、“黄庭坚《赠黔南贾使君》”的原文翻译 3、“柳永《永遇乐·薰风解愠》”的原文翻译 4、“温庭筠《相和歌辞·三洲歌》”的原文翻译 5、“欧阳修《范仲淹有志于天下》”的原文翻译  | 
	
| 随便看 | 
		
  | 
	
学习方法在线学习网是一个免费的在线学习平台,在这里你将学到如何改进学习方法、提高学习力、如何高效学习。唯有学习方法,才能让你真正提高学习效率,成为学习的主人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