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标题 | 陶渊明《酬丁柴桑》原文及翻译注释_诗意解释 | 
| 释义 | 
    
  古诗词经过时间沉淀、岁月更迭,愈发让诗意更加的浓厚,下面为大家整理了陶渊明《酬丁柴桑》原文及翻译注释,让我们一起来领略诗词的魅力与情感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![]() 《酬丁柴桑》原文 
	《酬丁柴桑》 
陶渊明 有客有客,爰来宦止。 秉直司聪,惠于百里。 飱胜如归,聆善若始。 匪惟谐也,屡有良游。 载言载眺,以写我忧。 放欢一遇,既醉还休。 实欣心期,方从我游。 《酬丁柴桑》译文 
	  有一位来客,有一位来客,来到此地做官。 
	  公正办事,体察民情,恩惠覆盖了百里山川。 
	  接受至理如同回家一样欣喜,听到善言总像第一次听到那样新鲜。 
	  我们不只是思想和谐一致,还多次愉快地共同游览。 
	  一边谈笑,一边眺望,我心中的忧愁已经烟消云散。 
	  遇到如此开怀的欢乐,不喝个痛快且不回返。 
	  真高兴有位知心好友,能同我一起游玩。 
《酬丁柴桑》的注释 
	  酬:本义为客人给主人祝酒后,主人再次给客人敬酒作答。东汉许慎《说文解字》:“酬,主人进客也。”后又指以诗文相赠答,如唱酬,酬对。丁柴桑:姓丁的柴桑县令,名字不详。 
	  “有客”二句:意谓作者所敬重的柴桑丁县令,自外地来,居于此。有客有客:古直《陶靖节诗笺注定本》引《诗经·周颂·有客》:“有客有客。”东汉郑玄笺注:“重言之者,异之也。”爰止:袁行霈《陶渊明集笺注》:《诗经·小雅·采芑》:“鴪彼飞隼,其飞戾天,亦集爰止。”止,语助词。 
	  秉直:即持守正义。秉,持。直,正直。司聪:逯钦立《陶渊明集》校注:“司聪,为皇帝听察民隐。”司,掌管。聪,听闻。 
	  惠:仁爱,恩惠。于:袁行霈《陶渊明集笺注》:为。东汉郑玄《仪礼注》:“于,为也。”百里:百里之地,代指一县所管辖的区域。《汉书·百官公卿表上》:“县大率方百里。” 
	  飱(sūn):服食,此指吸取,听从。一作“餐”,胜:胜理,至言,指正确的道理、中肯的言论。如归:喻欣然纳之,谓汲取胜理如同归家般和乐容易。 
	  聆善:一作“矜善”。若始:喻善言闻数次亦如初闻者虚心接纳。 
	  匪惟:不只是,不仅仅。匪:同“非”。谐:和谐,融洽。 
	  良游:指愉快的游赏。 
	  载:且,又。 
	  写(xiè):同“泻”,卸置,去除,宣泄,倾吐。 
	  “放欢”二句:一见就尽情欢畅痛饮,一醉方休。放欢,放开胸怀,尽情欢畅。既醉,尽醉。 
	  实欣:实为欢欣之事。心期:以心相许,两心契合。 
简短诗意赏析 这首诗分为两章。首章颂扬丁柴桑的贤良美德。诗的开头“有客有客,爰来宦止”,写迎客的惊喜。从诗中看,丁柴桑应该比较年轻,诗人视之为后俊。“秉直司聪”以下四句是诗人对这位贤良地方官的赞美。丁柴桑作为一县之长,能“飱胜如归,聆善若始”,是为政“惠于百里”的明证。这四句寄寓了诗人的殷切期望,也反映了陶渊明政治理想中对基层长官的要求。 作者简介 陶渊明(约365~427年),字元亮,晚年更名潜,字渊明。别号五柳先生,私谥靖节,世称靖节先生。浔阳柴桑(今江西九江)人。东晋末到刘宋初杰出的诗人、辞赋家、散文家。被誉为“隐逸诗人之宗”“田园诗派之鼻祖”。是江西首位文学巨匠。曾任江州祭酒、建威参军、镇军参军、彭泽县令等职,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,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,从此归隐田园。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,被称为“古今隐逸诗人之宗”,有《陶渊明集》。 更多古诗词的原文及译文: 1、“李商隐《无题》”的原文翻译 2、“黄庭坚《赠黔南贾使君》”的原文翻译 3、“柳永《永遇乐·薰风解愠》”的原文翻译 4、“温庭筠《相和歌辞·三洲歌》”的原文翻译 5、“欧阳修《范仲淹有志于天下》”的原文翻译  | 
	
| 随便看 | 
		
  | 
	
学习方法在线学习网是一个免费的在线学习平台,在这里你将学到如何改进学习方法、提高学习力、如何高效学习。唯有学习方法,才能让你真正提高学习效率,成为学习的主人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