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标题 | 谢灵运《南楼中望所迟客》原文及翻译注释_诗意解释 | 
| 释义 | 
    
  古诗词经过时间沉淀、岁月更迭,愈发让诗意更加的浓厚,下面为大家整理了谢灵运《南楼中望所迟客》原文及翻译注释,让我们一起来领略诗词的魅力与情感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![]() 《南楼中望所迟客》原文 
	《南楼中望所迟客》 
谢灵运 杳杳日西颓,漫漫长路迫。 登楼为谁思?临江迟来客。 与我别所期,期在三五夕。 圆景早己满,佳人犹未适。 即事怨睽携,感物方凄戚。 孟夏非长夜,晦明如岁隔。 瑶华未堪折,兰苕已屡摘。 路阻莫赠问,云何慰离析? 搔首访行人,引领冀良觌。 《南楼中望所迟客》译文 
	  太阳在西方渐渐沉落,漫漫长路,依然不见他的踪影,心情越发焦急。 
	  登上高楼是为了思念谁呢?是为了等待着远方的友人前来赴约。 
	  与我分别的时候他和我约定,十五的晚上,要来看我。 
	  今晚的月亮,早已圆满无缺,好友却迟迟没有前来赴约。 
	  早知如此,当初就不该分手如今,望着孤零零的月儿,内心倍感忧伤凄切。 
	  初夏的夜晚并不漫长,可太阳再次升起时,仿佛经过了一年时光。 
	  麻花依然含苞未放,兰草的花,却已屡屡采摘。 
	  道路阻隔,音问不通,怎么能安慰离居的友人呢? 
	  我焦躁不安,向行人打听你的消息,翘首等待,希望能与你欢乐相会。 
《南楼中望所迟客》的注释 
	  南楼:始宁墅中一座住宅的门楼。迟:等待。 
	  杳杳(yǎo):深远幽暗的样子。 
	  迫:窘迫,着急。 
	  为谁思:即思念谁。 
	  三五夕:十五日的夜晚。 
	  圆景:月亮。 
	  佳人:指友人。 
	  适:来也。 
	  睽携(kuí xié):分离。 
	  方:常。 
	  孟夏:初夏。 
	  晦(huì)明:由黑暗到明亮,指一夜。 
	  瑶华、兰苕(tiáo):皆指香花美草。 
	  搔首:爬弄头发,表示焦急。 
	  引领:伸长颈项。 
	  良觌(dí):欢乐的会见。觌,相见。 
简短诗意赏析 这首诗可以分为三部分。前八句为第一部分,写迟客不至的失望,通过回想月亮最圆、月色最好时与友人会面,更反衬了今日失望的深。中间八句为第二部分,大量引用《楚辞》中的典故,表现了对友人入骨的思念,也表现了对友人一种温情的体贴。最后两句为第三部分,写自己在焦急地询问友人的消息,企望着能与友人欢乐相会。这首诗用典故很多,切对人物心理变化写的非常细腻、深情。 作者简介 谢灵运(385年-433年),东晋陈郡阳夏(今河南太康)人,出生在会稽始宁(今浙江上虞),原为陈郡谢氏士族。东晋名将谢玄之孙,小名“客”,人称谢客。又以袭封康乐公,称谢康公、谢康乐。著名山水诗人,主要创作活动在刘宋时代,中国文学史上山水诗派的开创者。由谢灵运始,山水诗乃成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大流派,最著名的是《山居赋》,也是见诸史册的第一位大旅行家。谢灵运还兼通史学,工于书法,翻译佛经,曾奉诏撰《晋书》。《隋书·经籍志》《晋书》录有《谢灵运集》等14种。 更多古诗词的原文及译文: 1、“欧阳修《玉楼春·去时梅萼初凝粉》”的原文翻译 2、“辛弃疾《念奴娇·洞庭春晚》”的原文翻译 3、“李清照《醉花阴·薄雾浓云愁永昼》”的原文翻译 4、“王昌龄《从军行七首》”的原文翻译 5、“毛泽东《虞美人·枕上》”的原文翻译  | 
	
| 随便看 | 
		
  | 
	
学习方法在线学习网是一个免费的在线学习平台,在这里你将学到如何改进学习方法、提高学习力、如何高效学习。唯有学习方法,才能让你真正提高学习效率,成为学习的主人!